G20峰会,杭州准备好啦!
日期: 2016-08-04
点击量: 17
8月4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开幕进入1个月倒计时。
记者看到,无论是场馆设施、环境整治,还是安保措施等方面,杭州都在为峰会召开做最后完善和冲刺。据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介绍,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力争为峰会9月4—5日顺利召开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服务。
主会场等已全面完成改造提升
“目前,G20峰会主会场、B20峰会主会场、中外领导人驻地以及相关活动场地的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赵一德表示,本着务实办会的精神,此次没有新建场馆,而是根据峰会需要对原有场馆做了必要的提升和改善,同时努力使各个场馆设施体现中国特色和风格。另外还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比如机场停机位,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和完善,可以停放45架大型宽体客机。”
除了场馆设施,还有环境整治。目前,杭州已完成6大类605个项目的整治,同时鼓励市民使用电动汽车,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22131辆新能源汽车;在1500辆新能源公交车的基础上,投入500辆纯电动汽车。“不仅是城市,农村也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以一个整洁有序美丽的环境迎接海内外嘉宾。”
在安全保障上,杭州依托网格化的管理,推进全流程安保,组建数十万人的巡防队伍,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强化供水、供电、供气和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后勤保障方面,针对会议用车采取“官方保障+市场租赁”的模式。据介绍,当地为领导人车队及各代表团提供约900辆车,其他用车则通过专门的租赁平台解决。
针对医疗卫生保障,当地选定了4家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和6家备用医院,配备了720名医护人员和69辆救护车;食品安全方面,建设了7450平方米总储量为900吨的总仓,并对峰会食材进行统一采购、查验、监测、保管和配送。
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增加获得感
“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不仅是峰会服务保障的需要,也极大地改善了民生。我们借机对一些原有不好的环境进行整改,提升城市品位,让老百姓也增加自豪感、获得感,实现多赢的局面。”赵一德举例,“像馒头山社区,老百姓家里原来都没有厕所,还要倒马桶,今后这种现象将不复存在了。”
原来,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的馒头山社区内交通道路狭窄拥堵、违章搭建遍地、破败危旧房众多、群租乱象丛生,居民长期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馒头山综合整治工程是杭州此次借助举办峰会开展的城市环境改善工作之一。
据上城区委书记缪承潮介绍,改造工程不仅解决基本生活需求,还针对道路提升、危房整治、违建拆除等群众反应最强烈、涉及群众最广的问题,进行全面改善。累计整治项目达到了43个,覆盖受益居民超过了3000户5000余人。
初期,许多居民也曾持怀疑态度,甚至有抵制情绪。“我们家是第一个被拆掉的。开始我坚决不同意。后来当地干部耐心解释,听取需求建议,发烧到40度都要先顾工作,说实话是被感动了。如今新建的房子这么好,道路又宽又漂亮,还有邻里服务中心、休闲花园等项目,让我搬走都舍不得。”63岁的余文雅说。
她说的那位干部就是馒头山社区党委书记郑鸳鸯。“在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造项目中,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通过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方式由居民自行集中讨论研究决定。在凤山新村的改造中,在前期建成样板房的基础上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形成一致意见签字确认后再实施。”郑鸳鸯介绍。
馒头山是一个缩影。据介绍,杭州市此次完成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任务900余万平方米,平整了2334条道路,并对西湖、京杭大运河和钱塘江这3个核心地带进行亮化工程,市民反响很好。“环境整治就像美女做面膜一样,过程可能有些困难或者不好看,但面膜揭开以后更加靓丽。”当地人说。
历史风貌保留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有人担心我们改造会不会影响杭州特有的风貌?我想说,杭州原来的历史风貌得以保留,但是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焕然一新了。”赵一德表示。
此次的馒头山地区改造工程,就对区域进行特色风貌保留和体现。作为南宋皇城遗址重点保护区范围,在凤凰山脚路、宋城路等整治一新的老街上,增添再现南宋遗韵、市井风情的3D墙画、园艺小品、土墙老井等历史文化节点,还给新房子添上白墙黛瓦,留住特色生活气息。
同时,馒头山还再造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新型业态,将地区的部分军区、仓库,打造成具有南宋风貌特征的凤凰御元、LOMO创意园、风铃49等文化创意园区,打造成了文创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凤凰涅槃”。
记者看到,无论是场馆设施、环境整治,还是安保措施等方面,杭州都在为峰会召开做最后完善和冲刺。据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介绍,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力争为峰会9月4—5日顺利召开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服务。
主会场等已全面完成改造提升
“目前,G20峰会主会场、B20峰会主会场、中外领导人驻地以及相关活动场地的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赵一德表示,本着务实办会的精神,此次没有新建场馆,而是根据峰会需要对原有场馆做了必要的提升和改善,同时努力使各个场馆设施体现中国特色和风格。另外还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比如机场停机位,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和完善,可以停放45架大型宽体客机。”
除了场馆设施,还有环境整治。目前,杭州已完成6大类605个项目的整治,同时鼓励市民使用电动汽车,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22131辆新能源汽车;在1500辆新能源公交车的基础上,投入500辆纯电动汽车。“不仅是城市,农村也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以一个整洁有序美丽的环境迎接海内外嘉宾。”
在安全保障上,杭州依托网格化的管理,推进全流程安保,组建数十万人的巡防队伍,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强化供水、供电、供气和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后勤保障方面,针对会议用车采取“官方保障+市场租赁”的模式。据介绍,当地为领导人车队及各代表团提供约900辆车,其他用车则通过专门的租赁平台解决。
针对医疗卫生保障,当地选定了4家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和6家备用医院,配备了720名医护人员和69辆救护车;食品安全方面,建设了7450平方米总储量为900吨的总仓,并对峰会食材进行统一采购、查验、监测、保管和配送。
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增加获得感
“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不仅是峰会服务保障的需要,也极大地改善了民生。我们借机对一些原有不好的环境进行整改,提升城市品位,让老百姓也增加自豪感、获得感,实现多赢的局面。”赵一德举例,“像馒头山社区,老百姓家里原来都没有厕所,还要倒马桶,今后这种现象将不复存在了。”
原来,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的馒头山社区内交通道路狭窄拥堵、违章搭建遍地、破败危旧房众多、群租乱象丛生,居民长期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馒头山综合整治工程是杭州此次借助举办峰会开展的城市环境改善工作之一。
据上城区委书记缪承潮介绍,改造工程不仅解决基本生活需求,还针对道路提升、危房整治、违建拆除等群众反应最强烈、涉及群众最广的问题,进行全面改善。累计整治项目达到了43个,覆盖受益居民超过了3000户5000余人。
初期,许多居民也曾持怀疑态度,甚至有抵制情绪。“我们家是第一个被拆掉的。开始我坚决不同意。后来当地干部耐心解释,听取需求建议,发烧到40度都要先顾工作,说实话是被感动了。如今新建的房子这么好,道路又宽又漂亮,还有邻里服务中心、休闲花园等项目,让我搬走都舍不得。”63岁的余文雅说。
她说的那位干部就是馒头山社区党委书记郑鸳鸯。“在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造项目中,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通过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方式由居民自行集中讨论研究决定。在凤山新村的改造中,在前期建成样板房的基础上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形成一致意见签字确认后再实施。”郑鸳鸯介绍。
馒头山是一个缩影。据介绍,杭州市此次完成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任务900余万平方米,平整了2334条道路,并对西湖、京杭大运河和钱塘江这3个核心地带进行亮化工程,市民反响很好。“环境整治就像美女做面膜一样,过程可能有些困难或者不好看,但面膜揭开以后更加靓丽。”当地人说。
历史风貌保留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有人担心我们改造会不会影响杭州特有的风貌?我想说,杭州原来的历史风貌得以保留,但是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焕然一新了。”赵一德表示。
此次的馒头山地区改造工程,就对区域进行特色风貌保留和体现。作为南宋皇城遗址重点保护区范围,在凤凰山脚路、宋城路等整治一新的老街上,增添再现南宋遗韵、市井风情的3D墙画、园艺小品、土墙老井等历史文化节点,还给新房子添上白墙黛瓦,留住特色生活气息。
同时,馒头山还再造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新型业态,将地区的部分军区、仓库,打造成具有南宋风貌特征的凤凰御元、LOMO创意园、风铃49等文化创意园区,打造成了文创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凤凰涅槃”。
下一篇:
2016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在杭举行